降落伞 Parachute
Magnus Öström 专访

Image Credits: Magnus Ostrom

2017年6月12日
 
与钢琴手 Esbjörn Svensson 及低音提琴手 Dan Berglund 共组 E.S.T. 乐团而成名,鼓手 Magnus Öström 以他的独奏音乐计划,被视为当代爵士乐界最引人注目的音乐家之一。
在他的全新三重奏组合诞生的前夕,我们为 JazzEspresso 采访到了这位音乐家。
 
> Ivano Rossato

您最近在挪威卑尔根 NATTJAZZ 的演出是与钢琴家 Bugge Wesseltoft 以及您在 E.S.T 乐团时期的老搭挡低音提琴手 Dan Berglund 的一个新计划,可以跟我们多聊聊这个部分吗?
Bugge 6个月前向我们提议要不要试试看一起合作,我认识他很多年了,打从我们在 E.S.T 年代巡演的时候就一起旅行了。不过我们从没有一起演奏过,所以我们很欣然的接受这个邀请,这也是我们在 E.S.T 的乐团经验后第一次重新以三重奏的形式合奏。接下来的排练预演也真的相当有趣,我们有不少自己的原创曲目是团队共同的创作,演出后也受到听众非常热情的欢迎。我们还不知道这个计划会进展到什么样的地步,但我们非常高兴可以再次登上舞台现场演出,说不定也可以一起录制一张专辑,虽然我们三个都非常的忙碌,但有可能明年一月就可以实现这样的想法。
(译注: E.S.T (Esbjörn Svensson Trio)是1993年成军于瑞典,一个非常成功的爵士钢琴三重奏,在2008年钢琴手因意外不幸逝世后,两位团员除了各自的音乐计划外,鼓手 Magnus Öström 与低音提琴手 Dan Berglund 改为与小型管弦乐团合作的形式重新演绎 E.S.T 曲目)
 
过去 E.S.T的音乐,以及您现在的组合 Magnus Öström Group 的音乐,例如钢琴手 Wesseltoft 的作品,其所受到的影响都来自于许多不同的乐界,什么才是今日的爵士乐 ?
要讨论爵士这个词和他所代表的意义一向就不简单,我想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拿去问100个人,你会得到100个不同的定义。对我来说,爵士代表的是自由,是演奏你所想到的所有灵感,而没有标签。在欧洲尤其可以找到值得注目的各种跨界融合的组合。美国以我们所谓的传统定义来说自然是爵士乐的发源地,不过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有许多优秀的新兴艺术家发展出个人风格的爵士曲风。
 
降落伞 “Parachute” 这张您第三张的独奏专辑,背后的涵义是什么?  对 Magnus Öström Group 的未来有什么计划 ?
Magnus Öström - Parachute这张专辑的标题对我来说别具意义,在 Esbjorn [Svensson] 逝世后的这几年,音乐在这一段最难熬的时期拯救了我,可以说就是一把降落伞让我可以继续往前进,从这方面来说,这是一张向音乐本身的正面能量致敬的专辑,感谢音乐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刻。这个乐团成立之初,我的打算就是以同样的这个三人编制录制三张专辑,再来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从那时起我们已经往前走了好远,也一直持续在进化,团员们的性格也很坚毅,有自己的风格,我的名气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弹跳床帮助他们起步,我也很高兴现在他们每一个人可以推出自己的独奏专辑计划。
 
您对于网络和各式音乐串流平台可能造成的冲击,所持的立场为何?
我持反对的意见,从一方面来看,像 Spotify 这样的资源是很不可思议的,因为你根本可以找到所有你想要的音乐,甚至过多了!也许就是这种过度的信息让像我这样老式的人感到昏头转向,我还是喜爱进到实体店铺里,有相识的店员知道我的喜好,可以给我一些选片的建议,或是我可能感兴趣的音乐家信息。另一方面,以音乐家所获得的报酬这方面来看,老实说这种根本赚不到钱的营收是比不上传统专辑的销售额,这会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要能够持续的写新曲和进步,你需要可以支持你生活最低开销的收入,所以长远来看,我不觉得可行,因为如果音乐家无法单靠音乐来源收入过活,为了生活奔波就不会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更进步。
 
对于想要入行当职业乐手的年轻音乐家,您会给什么样的建议?
我想就是这些恒久不变的道理:你得相信自己正在做的事,尽管周遭的人会告诉你并不值得。同时要继续发展自己的个人特色,终有一日你的声音会被听见。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是,尤其是当你还年轻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在不同的计划和编制下演奏,只有如此才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尽管当今的媒体业不间断的推出新型态的音乐和音乐家,到最后我想有实力的人还是必定会脱颖而出。所以必须要多相信自己,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听众想要听的东西上面,要培育自己的艺术才能,最后必能发光发亮。
 
除了忙于美洲和欧洲的计划外,有打算要再次到亚洲地区表演吗?
过去和 E.S.T ,我们曾多次到日本和南韩表演,我等不急想再回到亚洲演出,这里的观众很棒也很投入,我会希望有机会继续发掘和认识当地相当活跃的乐界环境。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By continuing to use the site, you agree to the use of cookies. more information

The cookie settings on this website are set to "allow cookies" to give you the best browsing experience possible. If you continue to use this website without changing your cookie settings or you click "Accept" below then you are consenting to this.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