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Denis Chang 的一杯義式爵士咖啡

2018年4月17日

介于亚洲与加拿大之间的吉普赛吉他

 
除了日本之外,很少能在亚洲其他地区遇到一位优秀的吉普赛爵士乐演奏家,我们很感谢能有这个机会采访到 Denis Chang,这位台湾裔加拿大籍才华洋溢的吉他演奏家,同时也是 DC music school 的创办人,与我们热切地分享他对吉普赛爵士乐的看法
 
 

 

这是您第一次来到东京主持工作坊吗?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东京,不过的确是我第一次在这里主持工作坊。
 
您今天的工作坊包含哪些教学内容?
日本这边大部分的乐手程度都相当的高,所以教学内容我会根据来上课的学生程度,当场做调整。不过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我是如何学习这种音乐以及我的哲学观。我不会跟大家说要做这个或做那个,但是我会解释我会怎么做,我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些做法和吉普赛音乐史的关联性。
 
 
您对亚洲的吉普赛音乐环境有什么看法?
嗯……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想在日本,音乐家们的总体水准是超乎标准的,昨天晚上我们在隔壁有一场演出,我很讶异听众当中几乎有95%都是音乐家,他们对我演奏的歌曲都很熟悉,而且我看得出来,他们不仅真的热爱音乐,而且想要在学习与演奏上有最好的表现,这种现象在亚洲其他地区是很罕见的。
相较之下很可惜的是,在台湾1990年代以前,音乐是受到政府的控管和限制的。最近20年来,爵士乐开始有快速的成长,不过吉普赛音乐还没有它的一席之地。在台湾,只有一位音乐家,同时也是我的朋友,很认真的在演奏并试着教导其他人吉普赛爵士乐。
现在的台湾人民可以到美国或是欧洲的音乐学校就读,探索他们所喜欢的音乐类型。然而在日本这里仍然有蓝草音乐,或是传统摇摆爵士乐这种非学院式的音乐类型的发展空间,音乐学校并没有提供这种类型音乐的课程,所以如果你想要学习这些正统体系之外的东西,你就得要大量的聆听这类型的音乐,以及好好的研读相关的历史。
 
您有在亚洲其他地区演出的经验吗?
我有到过香港表演。我之后还会到马来西亚的 “No Black Tie” 俱乐部和当地的一位音乐家 Az Samad 一同演出,演出内容会是我的音乐再加上马来西亚当地的传统乐器。
 
 
 
您是如何学习正统的吉普赛爵士乐?
40年前我开始学习这种音乐的时候,在蒙特娄(Montreal)只有一个吉普赛爵士乐团,当时我常常去看他们的演出,有一次他们对我说:「我们永远没办法像吉普赛人那样演奏,因为我们不是他们。」这句话所代表的真正意涵触动了我,幸运的是,我会说法文,所以对我来说比较容易进入吉普赛社区,我发现他们的音乐有一种独特的腔调,就像是一种语言一样,正统的爵士乐会有其独特的声响,当时这让我感到非常的着迷,我想要能够触及到这种音乐的真髓。
 
您会说吉普赛人使用的语言罗姆语(Romani)吗?这对您接触吉普赛音乐的真髓是否有所帮助?
一定是会有帮助的。吉普赛民族非常的和善,心胸也很开放,这样的人格特质也反应在他们的音乐上,是没有经过润饰的。在过去,吉普赛人不会太严肃的思考要如何学习音乐,他们抓起吉他就开始弹奏了,这就是他们社区生活的一部份。
 
 
能和读者们分享更多有关您创办的 DC school 吗?
我教课的内容包含各类型的音乐,2011年的时候,一位朋友鼓励我开办一个在线音乐学校,我就试着这么做了。从2015年起,我开始邀请学生们到我的地方一起学习音乐。
 
就您认为,Django 所演奏的音乐是否也会受到当时那个年代其他音乐类型的启发?
吉普赛人所演奏的音乐风格和他们来自于哪个国家是有相关联的。在 Django 开始受到欢迎的那个年代,吉普赛人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频繁的迁徙了,不过他们所受到的种族歧视还是存在,也因此为了生存,他们只能自行创造出一些工作,他们为自己找到出路,在法国一些小有人气的酒馆里演奏音乐,他们需要能四处携带的轻便乐器,他们也知道要如何取悦听众好赢得小费,在当时,他们会演奏流行的舞蹈音乐,像是华尔滋、法国音乐。
 
除了音乐会、工作坊和教学课程之外,对于吉普赛爵士乐,您还有什么颠覆性的做法?
我想如果来自于不同国家的人能够运用自己地区的乐器来演奏吉普赛爵士乐,进而创建他们各自的风格,会是一件很酷的事。
 
为何对吉普赛音乐来说,拨弹技巧(picking technique)和采谱(transcribing)这件事这么重要?
实际上在过去,吉普赛民族并不太在意拨弹的技巧,他们会使用任何的弹奏技巧让音乐听起来好听、有力以及有顺畅的乐句衔接。我不会说有一个特地的技巧存在,每一个人都应该要有他自己的风格。
 
对有志学习吉普赛爵士乐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建议?
采谱就像是用双耳来理解音乐,如何有技巧的聆听,当你听到一个和弦,又该如何使用自己的乐器创造出神奇的旋律?训练你的听力,同时大量的聆听音乐,就好像是要学习语言的过程。不论你是要亲自采谱或甚至直接抄袭 Django 整段的独奏,最重要的事情是这段音乐是如何的对你有意义,你得要去学习观察音乐的变化,如何产生以及为何会有这样的节奏。
 
 
 
Reservados todos los derechos –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 – 版权所有;  与 Denis Chang 的一杯意式爵士咖啡 copyright Jazzespresso 2018.
Jazzespresso es una revista, un sitio web, una red, un centro, que conecta todas las almas del jazz de todo el mundo. América, Europa, Asia, Australia y África: noticias de todo el mundo en una página en cuatro idiomas. Un punto de referencia multicultural en inglés, chino y castellano para los amantes de esta música en todos los países. Para el aficionado o el profesional que quiere mantenerse informado sobre lo que está ocurriendo en todo el mundo. Manténganse informados!
Jazzespresso is a magazine, a website, a network, a hub, connecting all the souls of jazz all over the world. Americas, Europe, Asia, Australia and Africa: new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on a page in four languages. A multicultural reference point in English, Chinese and Spanish language for the lovers of this music in every country. For the amateur or the pro who wants to be updated about what is happening all around the world… Stay tuned.
Jazzespresso 不只是一個爵士樂雜誌,也是一個能將擁有各種不同精髓的世界爵士樂,包括美洲、歐洲、亞洲、澳洲及非洲各地,互相連結起來的網站及交流站。以中文及英文寫成的內容將是一個新的多元文化交流的參考點,為各地的爵士音樂愛好者提供來自全世界最新的消息。請持續關注!
JazzEspresso 不只是一个爵士乐杂誌,也是一个能将拥有各种不同精髓的世界爵士乐,包括美洲、欧洲、亚洲、澳洲及非洲各地,互相连结起来的网站及交流站。以中文及英文写成的内容将是一个新的多元文化交流的参考点,为各地的爵士音乐爱好者提供来自全世界最新的消息。请持续关注! 
Info: info@jazzespresso.com; Advertising / 廣告 / 广告 / Publicidad: adv@jazzespresso.com.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By continuing to use the site, you agree to the use of cookies. more information

The cookie settings on this website are set to "allow cookies" to give you the best browsing experience possible. If you continue to use this website without changing your cookie settings or you click "Accept" below then you are consenting to this.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