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鼓手
Rick Latham 专访
2017年11月29日
Rick Latham,这位教育家以及多位国际重量级音乐家的指定合作乐手,包括 B.B. King、Rick Derringer、Neal Schon、Pat Travers、Howard Roberts、Jerry Coker、David Samuel 都曾是他的合作伙伴。Rick 证明了音乐如何能成为一生的挚爱,他的信念:当你一有机会就该拿起鼓棒向世人展示你的灵魂,以及他平易近人、亲切和善的个性让他成为炙手可热、不可多得的人物。
您为何会选择成为一位音乐家?为什麽会选择打鼓?
想起来有点好玩,从我12岁开始,我就只想着要成为鼓手。从我很小开始,就因为生长环境的关係而被音乐吸引,我在美国东岸南卡罗来纳州的哥伦比亚市长大的,我那时总是听着广播电台播放的流行、摇滚、福音、灵魂和爵士乐,大我四岁的哥哥会弹钢琴,也在高中行进乐队吹奏低音号,我的父母亲则是喜欢听早期爵士大乐团的音乐,像是 Tommy Dorsey、Glenn Miller 和 Woody Herman 等等。然后,我会看着很厉害的音乐家在电视节目裡的表演,有一次看着Buddy Rich (美国传奇爵士鼓手巴迪·瑞奇)的演出时,我就决定,这个就是我想要做的。我12岁的时候开始打鼓,一开始是自学的,然后跟着唱片播放的音乐一起练习,也跟家裡附近或学校裡的一些朋友一起 jam 着玩,后来,我加入了高中乐队,到了大学也继续学音乐,到最后我拿到我音乐硕士学位后就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我想你可以说其他的那些都是过去的历史了…… 我总是对我太太说:「我是鼓手,不是水管工。」意思是,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没办法做比这更多的事 …… 鼓手是我唯一做过的工作,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是很精彩的生活,我很幸运能够做我喜爱的事,并以此为业。
想起来有点好玩,从我12岁开始,我就只想着要成为鼓手。从我很小开始,就因为生长环境的关係而被音乐吸引,我在美国东岸南卡罗来纳州的哥伦比亚市长大的,我那时总是听着广播电台播放的流行、摇滚、福音、灵魂和爵士乐,大我四岁的哥哥会弹钢琴,也在高中行进乐队吹奏低音号,我的父母亲则是喜欢听早期爵士大乐团的音乐,像是 Tommy Dorsey、Glenn Miller 和 Woody Herman 等等。然后,我会看着很厉害的音乐家在电视节目裡的表演,有一次看着Buddy Rich (美国传奇爵士鼓手巴迪·瑞奇)的演出时,我就决定,这个就是我想要做的。我12岁的时候开始打鼓,一开始是自学的,然后跟着唱片播放的音乐一起练习,也跟家裡附近或学校裡的一些朋友一起 jam 着玩,后来,我加入了高中乐队,到了大学也继续学音乐,到最后我拿到我音乐硕士学位后就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我想你可以说其他的那些都是过去的历史了…… 我总是对我太太说:「我是鼓手,不是水管工。」意思是,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没办法做比这更多的事 …… 鼓手是我唯一做过的工作,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是很精彩的生活,我很幸运能够做我喜爱的事,并以此为业。
从您开始演奏至今,音乐家的生活有什麽样的改变?
从我成为职业乐手以来,音乐产业经过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因为数位媒体的兴起以及现在触手可得的这些科技,我的感觉是有一些科技的确是不错,有一些就没这麽好。另外,人们对于音乐的想法也和以往不同,大部分的俱乐部或其他的表演场所似乎不愿意再多花钱在好的音乐上,音乐已沦为次要的考量,反观过去,培养优质的顾客群反而是比较重要的事。现在这个时代,想要保持忙碌的音乐演出工作,你真的得要很努力的一直去寻找工作机会,不管是现场演出、巡演或是录音室的录音工作等等。再来就是,因爲现在音乐传播的系统不同,预算也跟着改变了,现在人们几乎可以从网路上下载任何东西,甚至许多粉丝、俱乐部老闆和艺术家也都抱持这样的想法。因为家庭式录音室的兴起,许多较具规模的录音室都歇业了,连我自己在洛杉矶和米兰也有我的个人录音室,所以需要花大钱录製专辑的需求就大幅减少了,不过因为现场演出机会的骤减,所以俱乐部也能请到为了求有工作而自愿降低酬劳的乐手,当然,跟所有的事情一样,一个价钱一个货。我的工作范畴很广,包括现场演出、录音室录音、私人授课,另外我也有许多大师班或是研习营的课程,因为世界各地很多学校都会採用我三十多年前出版的书和DVD当作教材。还有一个现象是,几年前,似乎还有比较多学生是从其他的音乐家转介来我这上课的,但现在大家为了确保现有的工作,不会再释出手中的资源,其实会有这样的发展趋势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总而言之,身为音乐家,懂得拓展人脉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和其他乐手、製作人还有俱乐部等等相关行业的人保持良好的关係。
从我成为职业乐手以来,音乐产业经过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因为数位媒体的兴起以及现在触手可得的这些科技,我的感觉是有一些科技的确是不错,有一些就没这麽好。另外,人们对于音乐的想法也和以往不同,大部分的俱乐部或其他的表演场所似乎不愿意再多花钱在好的音乐上,音乐已沦为次要的考量,反观过去,培养优质的顾客群反而是比较重要的事。现在这个时代,想要保持忙碌的音乐演出工作,你真的得要很努力的一直去寻找工作机会,不管是现场演出、巡演或是录音室的录音工作等等。再来就是,因爲现在音乐传播的系统不同,预算也跟着改变了,现在人们几乎可以从网路上下载任何东西,甚至许多粉丝、俱乐部老闆和艺术家也都抱持这样的想法。因为家庭式录音室的兴起,许多较具规模的录音室都歇业了,连我自己在洛杉矶和米兰也有我的个人录音室,所以需要花大钱录製专辑的需求就大幅减少了,不过因为现场演出机会的骤减,所以俱乐部也能请到为了求有工作而自愿降低酬劳的乐手,当然,跟所有的事情一样,一个价钱一个货。我的工作范畴很广,包括现场演出、录音室录音、私人授课,另外我也有许多大师班或是研习营的课程,因为世界各地很多学校都会採用我三十多年前出版的书和DVD当作教材。还有一个现象是,几年前,似乎还有比较多学生是从其他的音乐家转介来我这上课的,但现在大家为了确保现有的工作,不会再释出手中的资源,其实会有这样的发展趋势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总而言之,身为音乐家,懂得拓展人脉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和其他乐手、製作人还有俱乐部等等相关行业的人保持良好的关係。
网际网路和音乐,礼物或是诅咒?
我喜爱科技,每天都会用得到。不过,我觉得对音乐产业已经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损害,前面也提到过的,音乐传播的方式已经有所改变,人们不需要特别外出去买或是聆听音乐,上网就可以办到了,当然,两者的感受经验是不一样的。这个现象也已经影响到音乐家们的现场演出售票状况,通常的结果是听众会变得懒得出门,想着「我待在家裡就可以下载音乐了,何苦要出门去买实体 CD ? 」听起来很疯狂,不过却是真实的情形,老话一句,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体验!因为现场音乐永远是最好的,更能让听众们感到满足与振奋。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我有许多工作都来自于网路,例如一起合作的音乐家会把他们的音乐寄给我,然后我再叠录上我演奏鼓的部分,再经由网路寄回去。这样省下了租用大型录音室的开销,我在自己工作室的录音品质和一些录音室比起来没什麽不同,甚至更好,也许不是每一次但是大部分都是如此,事实就是这样。我也会透过 Skype 或是即时串流来教学,此外,现在能在所有社群媒体上曝光是非常重要的,能让你和听众以及你的粉丝时时保持联繫,我觉得这一点很棒,数年前还没有这样的功能。
我喜爱科技,每天都会用得到。不过,我觉得对音乐产业已经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损害,前面也提到过的,音乐传播的方式已经有所改变,人们不需要特别外出去买或是聆听音乐,上网就可以办到了,当然,两者的感受经验是不一样的。这个现象也已经影响到音乐家们的现场演出售票状况,通常的结果是听众会变得懒得出门,想着「我待在家裡就可以下载音乐了,何苦要出门去买实体 CD ? 」听起来很疯狂,不过却是真实的情形,老话一句,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体验!因为现场音乐永远是最好的,更能让听众们感到满足与振奋。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我有许多工作都来自于网路,例如一起合作的音乐家会把他们的音乐寄给我,然后我再叠录上我演奏鼓的部分,再经由网路寄回去。这样省下了租用大型录音室的开销,我在自己工作室的录音品质和一些录音室比起来没什麽不同,甚至更好,也许不是每一次但是大部分都是如此,事实就是这样。我也会透过 Skype 或是即时串流来教学,此外,现在能在所有社群媒体上曝光是非常重要的,能让你和听众以及你的粉丝时时保持联繫,我觉得这一点很棒,数年前还没有这样的功能。
对想要成为职业音乐家的年轻人有什麽建议?
“拓展人际网络”,尽力表现出最好的自己,同时也要试着找到将自己和别人区隔开来的特点并加以培养。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要找到自己特有的声音和风格,并尽力使其完善是非常重要的。要面对同样一份工作的其他竞争者,一个刚起步的年轻音乐家一定要有能力可以提供让自己特出于他人的优点。另外,要成为职业的乐手,还有许多要纳入考量的因素,像是要守时、非常了解自己的乐器、好的设备和运输工具、当个好相处的人等等。这些都是在许多方面能有助于事业发展的细节,最棒的乐手不见得可以得到表演机会,反而是比较和善、好相处的人,这样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了。
您和 BB King 共事的期间,是否有什麽特别的时刻可以和读者们分享?
我过去有不少机会和许多杰出的音乐家一同合作,不管是以一般人或是音乐家的身份,每一次的经验都带给我很大的冲击。和 B.B. 一起演奏时,对我最具意义的时刻,是我第一次和他一起演奏的时候,在芝加哥。当时我们开始演奏 shuffle 节奏(译注:三连拍第二拍休止不弹的节奏),大约过了8小节,他转过头来对我说:「小伙子,你打哪来的?」,言下之意是他很讶异我的 shuffle 节奏感这麽好。某方面来说,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赞赏,因为当时我才25岁,就好像在说,「你 “OK” ,你很酷,你是一个很棒的乐手!」听到蓝调之王的这番话,不用说我是有多高兴和感到如释重负。
您下一步有什麽计画?
我一直都有进行中的新计画,也总是在写曲和从事音乐製作(我也会弹一点钢琴)。最近,我花了很多时间在我的意大利三重奏乐团的计划,这是我和吉他手 Ruggero Robin 以及贝斯手 Nicola Sorato 所组成的,这真的是一个很棒且令人振奋的乐团计画,我们在欧洲各地的音乐节或是各表演会场都有演出行程,同时间我们乐团也尽量试着挪出时间来录製新专辑。前面所提到的大师班和鼓演奏技巧诊断课程也会陆续在欧洲和亚洲各地开课,届时我会受邀到各地担任讲师。二月的时候,我会到俄罗斯,之后在德国、义大利、法国和英国也会有好几场演出。我目前也在准备一本新的爵士鼓教材,希望能赶在2018后半年前完成。
–
Reservados todos los derechos –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 – 版权所有; 当代鼓手 Rick Latham 专访 copyright Jazzespresso 2017.
ABOUT US / 關於我們 / 关于我们 / NOSOTROS
Jazzespresso es una revista de jazz y también un sitio web, una red, un centro que desea conectar las diferentes almas del mundo del jazz: americano, europeo, asiático, australiano y africano. Un punto de referencia multicultural en lengua inglesa, china y en castellano para los amantes de esta música en todos los países que quieren estar al tanto de lo que está ocurriendo en todo el mundo. Manténganse informados!
Jazzespresso is a jazz magazine, but also a website, a network, a hub wishing to connect the different souls of the jazz world: American, European, Asian, Australian and African. A multicultural reference point in English, Chinese and Spanish language for the lovers of this music in every Country, who want to be updated about what is happening all around the world… Stay tuned.
Jazzespresso 不只是一個爵士樂雜誌,也是一個能將擁有各種不同精髓的世界爵士樂,包括美洲、歐洲、亞洲、澳洲及非洲各地,互相連結起來的網站及交流站。以中文及英文寫成的內容將是一個新的多元文化交流的參考點,為各地的爵士音樂愛好者提供來自全世界最新的消息。請持續關注!
JazzEspresso 不只是一个爵士乐杂誌,也是一个能将拥有各种不同精髓的世界爵士乐,包括美洲、欧洲、亚洲、澳洲及非洲各地,互相连结起来的网站及交流站。以中文及英文写成的内容将是一个新的多元文化交流的参考点,为各地的爵士音乐爱好者提供来自全世界最新的消息。请持续关注!
Info: info@jazzespresso.com; Advertising / 廣告 / 广告 / Publicidad: adv@jazzespresso.com.
ABOUT US / 關於我們 / 关于我们 / NOSOTROS
Jazzespresso es una revista de jazz y también un sitio web, una red, un centro que desea conectar las diferentes almas del mundo del jazz: americano, europeo, asiático, australiano y africano. Un punto de referencia multicultural en lengua inglesa, china y en castellano para los amantes de esta música en todos los países que quieren estar al tanto de lo que está ocurriendo en todo el mundo. Manténganse informados!
Jazzespresso is a jazz magazine, but also a website, a network, a hub wishing to connect the different souls of the jazz world: American, European, Asian, Australian and African. A multicultural reference point in English, Chinese and Spanish language for the lovers of this music in every Country, who want to be updated about what is happening all around the world… Stay tuned.
Jazzespresso 不只是一個爵士樂雜誌,也是一個能將擁有各種不同精髓的世界爵士樂,包括美洲、歐洲、亞洲、澳洲及非洲各地,互相連結起來的網站及交流站。以中文及英文寫成的內容將是一個新的多元文化交流的參考點,為各地的爵士音樂愛好者提供來自全世界最新的消息。請持續關注!
JazzEspresso 不只是一个爵士乐杂誌,也是一个能将拥有各种不同精髓的世界爵士乐,包括美洲、欧洲、亚洲、澳洲及非洲各地,互相连结起来的网站及交流站。以中文及英文写成的内容将是一个新的多元文化交流的参考点,为各地的爵士音乐爱好者提供来自全世界最新的消息。请持续关注!
Info: info@jazzespresso.com; Advertising / 廣告 / 广告 / Publicidad: adv@jazzespres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