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 Denis Chang 的一杯義式爵士咖啡
2018年4月16日
介於亞洲與加拿大之間的吉普賽吉他
除了日本之外,很少能在亞洲其他地區遇到一位優秀的吉普賽爵士樂演奏家,我們很感謝能有這個機會採訪到 Denis Chang,這位台灣裔加拿大籍才華洋溢的吉他演奏家,同時也是 DC music school 的創辦人,與我們熱切地分享他對吉普賽爵士樂的看法。
這是您第一次來到東京主持工作坊嗎?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東京,不過的確是我第一次在這裡主持工作坊。
您今天的工作坊包含哪些教學內容?
日本這邊大部分的樂手程度都相當的高,所以教學內容我會根據來上課的學生程度,當場做調整。不過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我是如何學習這種音樂以及我的哲學觀。我不會跟大家說要做這個或做那個,但是我會解釋我會怎麼做,我爲什麼這麼做,以及這些做法和吉普賽音樂史的關聯性。

您對亞洲的吉普賽音樂環境有什麼看法?
嗯…...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我想在日本,音樂家們的總體水準是超乎標準的,昨天晚上我們在隔壁有一場演出,我很訝異聽眾當中幾乎有95%都是音樂家,他們對我演奏的歌曲都很熟悉,而且我看得出來,他們不僅真的熱愛音樂,而且想要在學習與演奏上有最好的表現,這種現象在亞洲其他地區是很罕見的。
相較之下很可惜的是,在台灣1990年代以前,音樂是受到政府的控管和限制的。最近20年來,爵士樂開始有快速的成長,不過吉普賽音樂還沒有它的一席之地。在台灣,只有一位音樂家,同時也是我的朋友,很認真的在演奏並試著教導其他人吉普賽爵士樂。
現在的台灣人民可以到美國或是歐洲的音樂學校就讀,探索他們所喜歡的音樂類型。然而在日本這裡仍然有藍草音樂,或是傳統搖擺爵士樂這種非學院式的音樂類型的發展空間,音樂學校並沒有提供這種類型音樂的課程,所以如果你想要學習這些正統體系之外的東西,你就得要大量的聆聽這類型的音樂,以及好好的研讀相關的歷史。

您有在亞洲其他地區演出的經驗嗎?
我有到過香港表演。我之後還會到馬來西亞的 “No Black Tie” 俱樂部和當地的一位音樂家 Az Samad 一同演出,演出內容會是我的音樂再加上馬來西亞當地的傳統樂器。
您是如何學習正統的吉普賽爵士樂?
40年前我開始學習這種音樂的時候,在蒙特婁(Montreal)只有一個吉普賽爵士樂團,當時我常常去看他們的演出,有一次他們對我說:「我們永遠沒辦法像吉普賽人那樣演奏,因為我們不是他們。」這句話所代表的真正意涵觸動了我,幸運的是,我會說法文,所以對我來說比較容易進入吉普賽社區,我發現他們的音樂有一種獨特的腔調,就像是一種語言一樣,正統的爵士樂會有其獨特的聲響,當時這讓我感到非常的著迷,我想要能夠觸及到這種音樂的真髓。
您會說吉普賽人使用的語言羅姆語(Romani)嗎?這對您接觸吉普賽音樂的真髓是否有所幫助?
一定是會有幫助的。吉普賽民族非常的和善,心胸也很開放,這樣的人格特質也反應在他們的音樂上,是沒有經過潤飾的。在過去,吉普賽人不會太嚴肅的思考要如何學習音樂,他們抓起吉他就開始彈奏了,這就是他們社群生活的一部份。
能和讀者們分享更多有關您創辦的 DC school 嗎?
我教課的內容包含各類型的音樂,2011年的時候,一位朋友鼓勵我開辦一個線上音樂學校,我就試著這麼做了。從2015年起,我開始邀請學生們到我的地方一起學習音樂。
就您認爲,Django 所演奏的音樂是否也會受到當時那個年代其他音樂類型的啟發?
吉普賽人所演奏的音樂風格和他們來自於哪個國家是有相關聯的。在 Django 開始受到歡迎的那個年代,吉普賽人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頻繁的遷徙了,不過他們所受到的種族歧視還是存在,也因此為了生存,他們只能自行創造出一些工作,他們為自己找到出路,在法國一些小有人氣的酒館裡演奏音樂,他們需要能四處攜帶的輕便樂器,他們也知道要如何取悅聽眾好贏得小費,在當時,他們會演奏流行的舞蹈音樂,像是華爾滋、法國音樂。

除了音樂會、工作坊和教學課程之外,對於吉普賽爵士樂,您還有什麼顛覆性的做法?
我想如果來自於不同國家的人能夠運用自己地區的樂器來演奏吉普賽爵士樂,進而建立他們各自的風格,會是一件很酷的事。
為何對吉普賽音樂來說,撥彈技巧(picking technique)和採譜(transcribing)這件事這麼重要?
實際上在過去,吉普賽民族並不太在意撥彈的技巧,他們會使用任何的彈奏技巧讓音樂聽起來好聽、有力以及有順暢的樂句銜接。我不會說有一個特地的技巧存在,每一個人都應該要有他自己的風格。
對有志學習吉普賽爵士樂的年輕人,您有什麼建議?
採譜就像是用雙耳來理解音樂,如何有技巧的聆聽,當你聽到一個和弦,又該如何使用自己的樂器創造出神奇的旋律?訓練你的聽力,同時大量的聆聽音樂,就好像是要學習語言的過程。不論你是要親自採譜或甚至直接抄襲 Django 整段的獨奏,最重要的事情是這段音樂是如何的對你有意義,你得要去學習觀察音樂的變化,如何產生以及為何會有這樣的節奏。

–
Reservados todos los derechos –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 – 版权所有; 與 Denis Chang 的一杯義式爵士咖啡 copyright Jazzespresso 2018.
Jazzespresso es una revista, un sitio web, una red, un centro, que conecta todas las almas del jazz de todo el mundo. América, Europa, Asia, Australia y África: noticias de todo el mundo en una página en cuatro idiomas. Un punto de referencia multicultural en inglés, chino y castellano para los amantes de esta música en todos los países. Para el aficionado o el profesional que quiere mantenerse informado sobre lo que está ocurriendo en todo el mundo. Manténganse informados!
Jazzespresso is a magazine, a website, a network, a hub, connecting all the souls of jazz all over the world. Americas, Europe, Asia, Australia and Africa: new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on a page in four languages. A multicultural reference point in English, Chinese and Spanish language for the lovers of this music in every country. For the amateur or the pro who wants to be updated about what is happening all around the world… Stay tuned.
Jazzespresso 不只是一個爵士樂雜誌,也是一個能將擁有各種不同精髓的世界爵士樂,包括美洲、歐洲、亞洲、澳洲及非洲各地,互相連結起來的網站及交流站。以中文及英文寫成的內容將是一個新的多元文化交流的參考點,為各地的爵士音樂愛好者提供來自全世界最新的消息。請持續關注!
JazzEspresso 不只是一个爵士乐杂誌,也是一个能将拥有各种不同精髓的世界爵士乐,包括美洲、欧洲、亚洲、澳洲及非洲各地,互相连结起来的网站及交流站。以中文及英文写成的内容将是一个新的多元文化交流的参考点,为各地的爵士音乐爱好者提供来自全世界最新的消息。请持续关注!
Info: info@jazzespresso.com; Advertising / 廣告 / 广告 / Publicidad: adv@jazzespres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