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 Francesco Cafiso 的一杯義式爵士咖啡

2018年3月20日

義大利爵士樂音樂大使

“We Play For Tips” 這張專輯是義大利薩克斯風演奏家 Francesco Cafiso 的最新力作,同時也是他自創品牌 Eflat 這家獨立唱片公司的首發專輯,本次專訪將與讀者們分享其創作歷程及音樂理念。

 
 

您如何選擇哪些音樂家來參與這次九重奏的編制?
主要是以團員們的藝術屬性是否能夠和我的計畫相契合為考量,他們對於爵士的語言、傳統、其具有脈動性的節奏、搖擺,以及其誕生的根源,也就是藍調音樂等等,都和我抱持有同樣的熱情。我認為每一位團員在藝術以及演奏技巧上的獨特點和我想要在這類音樂中尋找的要素不謀而合,這些音樂家都有其專業性,因此彼此在合作上的配合度很高,不管是在音樂或是生活上,這一點讓我們能夠在台上或台下都能相處得很好,也很能樂在其中。
 
您的新專輯參閱了不少紐奧良的爵士樂元素,能否和我們聊聊您在當地的生活經驗有什麼有趣的故事?
我在紐奧良的整個經驗就是一個說不完的故事,我的想法是希望能夠融入當地音樂家生活化的演奏方式,例如在陽台上演奏、和行進樂隊或是在城裡各個演出場所表演,以獲取能量以及能從每一次的相遇中汲取靈感。我時常和城裡幾位頗具代表性的人物一起演奏,像是 Ellis Marsalis 或是 Alvin Batiste 等等,我還記得當時在 “Snug Harbor” 渡過的無數個夜晚,這是在法國區很具歷史性的一個演奏場所,我的公寓就在這個店家樓上。這些永恆的經驗是我人生道路上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也將會是我最寶貴的回憶中,其中最難忘的一次。
 
您寫曲和編曲的工作是如何進行的?
專輯內有五首曲子是我在 2015 年就已經寫好也錄製好的曲目,當時是為了 “20 cents per note” 這張專輯而做,希望這樣的概念,不管是在曲目的編排或是整體組合上,都能繼續延伸到這一張現場演出錄音的新專輯當中。至於另外五首還未公開過的曲目,我還是遵循相同的方向,創作有新意、生動的音樂,並且充滿了搖擺及詼諧的氣氛,不過同時在某種程度的聲響上的編排、特定旋律的組合以及主題旋律的應用上,也還是相當的考究和精緻。至於編曲的部分,則是我和鋼琴家 Mauro Schiavone 一同合作,希望能夠達到有力及雄偉的聲響效果,儘管我們只有9個成員,但是會和大樂團的感覺非常類似。我們在整個音樂上的運籌帷幄也花費了很大的心力,最終就是為了能創造出一個動態及多樣化的曲目編排,如此能夠讓樂團內的每個成員都能夠呈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我希望這張專輯計畫能夠受到大眾的喜愛,不是只有爵士樂資深樂迷,也包括了剛入門的初學者。
 
 
“We Play For Tips” 這張專輯是您自創品牌 Eflat 這家獨立唱片公司所發行的第一張專輯,為什麼會想要成立一家唱片公司? 在現今這個音樂串流盛行的世界中,製作實體專輯還有其價值嗎?
我決定要創立自己的唱片品牌,是為了讓我更能夠擁有藝術創作上的獨立自主性,能夠不受其他唱片公司的營運規範所限制,而能製作我自己的作品,照我想要進行的方向,以及能更適合我自己的需求來安排我的工作行程,從專輯的錄音品質到封面設計等各個細節都能在我的掌控當中。此外,Eflat 的創立也是為了能夠製作和推廣能夠認同我們唱片公司的音樂理念的音樂家作品,我可以先跟各位預告 Eflat 製作的第二張專輯就即將要發行了,這是 Mauro Schiavone 的最新作品。當前音樂唱片產業所遇到的危機並不會打擊我的信心,因為我認為實體唱片不會走向消失的命運,畢竟紙本和實體的媒介永遠有其無法被任何串流音樂所取代的附加價值存在。
 
這張專輯是2017年維多莉亞爵士音樂節(Vittoria Jazz Festival)的現場演出錄音,您同時也是音樂節的藝術總監,能否和讀者們分享2018年的音樂節演出節目有哪些?
目前音樂節還處於籌備的階段,不過我們的目標一直都是希望能夠邀請到國際性的音樂藝術家,以及精彩的音樂節目來到維多莉亞音樂節的舞台上演出,並且能夠在這片土地上推廣爵士樂與藝術。透過與音樂節活動相關的展覽、爵士學校的參與以及各大獎項,讓這個音樂節能為想要接觸爵士樂的年輕學子們,提供一個近距離瞭解其奧秘的機會。至於音樂節的籌備工作,對我個人來說也能激勵我繼續進行新的音樂計畫,讓它們有這樣的殊榮能預先在我成長的城市先行曝光,不過我還沒確定要在本屆的音樂節中提出哪些新計畫。
 
對於未來您有哪些計畫?
我是有許多不同的計畫,除了在世界各地,包括伊朗、日本、澳洲、加拿大以及西班牙等國家的巡迴演出之外,目前有幾項正在進行中的大型計畫,我也希望這些作品能夠儘早問世。我不想太早透露一些細節,不過其中一項會是和交響樂團的合作計畫,另一項是四重奏樂團為日本的市場所做的附加錄音版本,另外我也不排除這次的九重奏樂團會有新的錄音作品。
 
 
 
Reservados todos los derechos –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 – 版权所有;  與 Francesco Cafiso 的一杯義式爵士咖啡 copyright Jazzespresso 2018.
Jazzespresso es una revista, un sitio web, una red, un centro, que conecta todas las almas del jazz de todo el mundo. América, Europa, Asia, Australia y África: noticias de todo el mundo en una página en cuatro idiomas. Un punto de referencia multicultural en inglés, chino y castellano para los amantes de esta música en todos los países. Para el aficionado o el profesional que quiere mantenerse informado sobre lo que está ocurriendo en todo el mundo. Manténganse informados!
Jazzespresso is a magazine, a website, a network, a hub, connecting all the souls of jazz all over the world. Americas, Europe, Asia, Australia and Africa: new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on a page in four languages. A multicultural reference point in English, Chinese and Spanish language for the lovers of this music in every country. For the amateur or the pro who wants to be updated about what is happening all around the world… Stay tuned.
Jazzespresso 不只是一個爵士樂雜誌,也是一個能將擁有各種不同精髓的世界爵士樂,包括美洲、歐洲、亞洲、澳洲及非洲各地,互相連結起來的網站及交流站。以中文及英文寫成的內容將是一個新的多元文化交流的參考點,為各地的爵士音樂愛好者提供來自全世界最新的消息。請持續關注!
JazzEspresso 不只是一个爵士乐杂誌,也是一个能将拥有各种不同精髓的世界爵士乐,包括美洲、欧洲、亚洲、澳洲及非洲各地,互相连结起来的网站及交流站。以中文及英文写成的内容将是一个新的多元文化交流的参考点,为各地的爵士音乐爱好者提供来自全世界最新的消息。请持续关注! 
Info: info@jazzespresso.com; Advertising / 廣告 / 广告 / Publicidad: adv@jazzespresso.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By continuing to use the site, you agree to the use of cookies. more information

The cookie settings on this website are set to "allow cookies" to give you the best browsing experience possible. If you continue to use this website without changing your cookie settings or you click "Accept" below then you are consenting to this.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