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善寺達摩爵士音樂節專題報導

2018年4月26日

日本自由爵士樂

自由爵士樂在日本的流行度遠不如標準爵士樂,也因此我們很訝異的發現,在日本的歷史名剎所舉辦的這個達摩爵士音樂節(Dharma Jazz festival),能夠邀請到當地的知名音樂家,諸如  Hiroshi Minami 南博、Masaharu Sato 佐藤正治、Jun Fukukawa 福川淳、Makigami Koichi 巻上公一、Akira Sakata 坂田明,以及來自於挪威的 Kjetil Jerve,進行為期兩天的自由爵士樂演出。

我們很榮幸能訪問到鋼琴家 Kjetil Jerve,以及音樂節的主辦人 Jun Fukukawa。

 
 

這是您第一次來到日本和本地的音樂家一起演奏嗎?是什麼樣的機緣能結識這麼特別的演出場所?

從1990年代開始,斯堪地那維亞的音樂家們開始來到日本和本地的音樂家一起即興演奏,所以我認識了一些在這裡的聯絡人。我是在2014年第一次來到日本,後來又跟 “Lana Trio” 樂團再次來到日本演出,這是一個演奏自由爵士和前衛爵士樂的三重奏樂團,那一次的表演結束後,我們到了六本木的一家酒吧,在那裡遇到妙善寺的住持 Matoba San (的場先生),他是一個心胸非常開放的人,上天帶給他生命中的任何事物,他都能欣然接受,我告訴他我們的音樂不是寺廟音樂,不過他覺得在他的寺廟裡演奏音樂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所以我們就決定再次回到這裡,和之前在神戶認識的音樂家 Jun Fukukawa 合作,一同演出。
 
(photo by Rieko Nezu)
 
(photo by Eliza Wong)
 
您的旅途一路從歐洲到紐約,再到日本等地進行現場演出以及唱片錄製等計畫,在您與 Jimmy Halperin (次中音薩克斯風)以及 Drew Gress (貝斯)合作的 New York Improvisations 這張專輯,以及與 Kjetil Jerve、Tim Thornton & Anders Thorén、Lana Trio 所合作的 Circumstances 這張專輯,兩張所呈現的曲風非常不同您會怎麼界定自己的音樂?
我會把我的音樂稱為即興的音樂或是創意的音樂,每一次的作品都有其不同的歷史參考點和情境,例如當我和 Jimmy Halperin 一起演奏的時候,我們很自然地就和 Lennie Tristano(譯註:已逝美國爵士鋼琴家) 以及他的樂風有所連結,然而當我和 Lana Trio 樂團一起演奏時,我們希望能夠展現的是我們對開拓以不同材質作為樂器的這項熱情。我個人身為一位鋼琴家,我不想被應該用何種方法彈奏的特定想法束縛住,我想要自由,我想要有自己的格式。
 
在達摩爵士音樂節,我會把我和 Jun 的演出型態歸類於自由爵士樂,這當中參考了許多爵士樂的元素,但是我們也創造了一些新的事物,不管是在藝術上或是哲學上。我們希望每一次都能帶給聽眾驚奇感,就好像是一個隨興的對話,一開始演奏的時候是完全即興的,我們會追隨彼此的樂聲,然後我們會以像是 “All Blues”、“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love”,以及 John Coltrane 的 “Naima” 這些曲目當作參考點來演奏,不過是以一種不著痕跡的方式來演奏。我和 Jun 都非常喜愛 John Coltrane,他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對於如何掌握對音樂的表現能力和精湛的技藝,他是一位非常追根究底的人,他所開創的音樂就像是大自然的聲響,他的音樂是如此的直覺,這也是我希望我的音樂能夠呈現的樣子。
 
 
您只演奏自己創作的原創曲嗎?
不是的,我也演奏許多美國爵士標準曲,只要是我喜歡的曲子,我都會彈奏。有的時候,當我聽到一首從未聽過,卻讓我很著迷的曲子,我會反覆不停的彈奏它,享受深入了解這首曲調的單純喜悅。
 
聽眾們對北歐爵士樂很感興趣,可以為我們推薦一些北歐的專輯或是爵士音樂節嗎?
七月的時候有一個很不錯的音樂節,叫做 “Motvind” (意思是逆風前進)。這是一個關於非主流文化的音樂節慶活動,在這裡可以看到高水準的自由爵士演出者,以及相當具有創意的音樂合作計畫。至於音樂專輯的部分,我會推薦各位 “Dugnad Rec” 這家唱片公司所發行的專輯,當然還有我最新的這張專輯,Circumstance。
 
Jun Fukukawa 福川淳 (次中音薩克斯風演奏家) 訪談紀錄
 
(photo by Jonathan Wong)
 
您為什麼會組成 “Dharma” 達摩樂團? 您的音樂又有著什麼樣的風格?
在日本,我比較難以不同於世俗的方式生活,因為日本的社會並沒有“個體化”的概念,這不僅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甚至是音樂和藝術也受到影響。我是一位當代藝術家,同時也是一位爵士音樂家,我想在這裡創造一種新浪潮,一個自由表演型態的音樂背景環境,也因此我成立了達摩 Dharma 樂團。
我們的團員有7位,大部分的團員都非常年輕,包括:歌手 Yuima Enya 塩谷唯摩 ;小號手 Kyotaro Hori 堀京太郎 ; 鋼琴手 Shin-ichiro Mochizuki 望月慎一郎 ; 次中音薩克斯風手 Jun Fukukawa 福川淳 ; 貝斯手 Tasuku Itsukaichi 五田市扶  ,以及鼓手 Jumpei Okumura 奥村純平。
我總是告訴我的團員們,創作的關鍵在於我們思考的方式,要創造出高品質的藝術,受到良好的教育並不是一個必要的條件。
 
 
(photos by Rieko Nezu)
 
達摩樂團的演出看似非常的隨心所欲,但同時又像是一個戲劇化的愛情故事,能否和讀者們分享您對演出的想法,以及您希望觀眾們能如何理解及欣賞各位的演出呢?
挪威概念式的音樂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發,在我們的演出中,每一位團員會注入自己的原創情境,就像是一個在現場即興創作的藝術實驗。
要讓聽眾們理解自由即興音樂是有困難的,所以在這次的音樂節當中,我們也帶入了其他類型的活動,像是餐酒音樂會、手工精釀啤酒試飲會、音樂 DJ 的演出等等。再說,妙善寺位於相當不錯的地點,所以我們希望這些不單僅只有音樂的活動,更能將文化與聽眾良好的結合在一起。
我的樂團除了在爵士酒吧之外,也會在其他的場所包括藝廊,甚至安養中心演出。我自己個人甚至常在我的家門前演奏,我希望讓人們明白好的音樂可以是無所不在的。
 
當初怎麼會有這樣的構想在日本寺廟裡舉辦爵士音樂節?這個場地並不是為了這樣的音樂活動而建造的,您遇到了哪些困難?
和 Kjeti 一樣,也是在因緣際會之下認識了 Matoba San (的場先生)。我認識許多在日本演奏自由風格,非常優秀的音樂家,所以我想是佛陀引領了我們到妙善寺舉辦這個爵士音樂節。的確,在寺廟裡的燈光和音響效果並不完美,但是廟裡的獨特建築卻創造了一種令人意想不到,讓人浸淫其中的氛圍。
 
今年的音樂節有多少人來參加,還會再繼續舉辦這個活動嗎?
大約有100個人。是的,我會很希望明年再辦一次。
 
在東京要到哪裡可以聽到各位的音樂?
我們會在以下這些地點演出,包括澀谷區的 Koen-Dori Classics、新宿區黃金街的 Ace’s Music Salon,以及中央區的 Nanahari (七針)。
 
 
 
 
(photos by Rieko Nezu)
 
 
Reservados todos los derechos –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 – 版权所有妙善寺達摩爵士音樂節專題報導 copyright Jazzespresso 2018.
Jazzespresso es una revista, un sitio web, una red, un centro, que conecta todas las almas del jazz de todo el mundo. América, Europa, Asia, Australia y África: noticias de todo el mundo en una página en cuatro idiomas. Un punto de referencia multicultural en inglés, chino y castellano para los amantes de esta música en todos los países. Para el aficionado o el profesional que quiere mantenerse informado sobre lo que está ocurriendo en todo el mundo. Manténganse informados!
Jazzespresso is a magazine, a website, a network, a hub, connecting all the souls of jazz all over the world. Americas, Europe, Asia, Australia and Africa: new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on a page in four languages. A multicultural reference point in English, Chinese and Spanish language for the lovers of this music in every country. For the amateur or the pro who wants to be updated about what is happening all around the world… Stay tuned.
Jazzespresso 不只是一個爵士樂雜誌,也是一個能將擁有各種不同精髓的世界爵士樂,包括美洲、歐洲、亞洲、澳洲及非洲各地,互相連結起來的網站及交流站。以中文及英文寫成的內容將是一個新的多元文化交流的參考點,為各地的爵士音樂愛好者提供來自全世界最新的消息。請持續關注!
JazzEspresso 不只是一个爵士乐杂誌,也是一个能将拥有各种不同精髓的世界爵士乐,包括美洲、欧洲、亚洲、澳洲及非洲各地,互相连结起来的网站及交流站。以中文及英文写成的内容将是一个新的多元文化交流的参考点,为各地的爵士音乐爱好者提供来自全世界最新的消息。请持续关注! 
Info: info@jazzespresso.com; Advertising / 廣告 / 广告 / Publicidad: adv@jazzespresso.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By continuing to use the site, you agree to the use of cookies. more information

The cookie settings on this website are set to "allow cookies" to give you the best browsing experience possible. If you continue to use this website without changing your cookie settings or you click "Accept" below then you are consenting to this.

Close